9月的慕尼黑再次成为全球汽车产业的焦点舞台。在IAA Mobility 2025上,全球创新力量同场竞技,智能化竞争的白热化不仅展现了汽车行业的巨大潜力,也凸显了车企普遍面临的挑战:如何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软件定义汽车(SDV)的高效落地,如何在开放生态与成本可控之间找到平衡。面对这一课题,东软睿驰给出了自己的答案——“生态共赢、增量价值”,将经过市场验证的产品技术能力和生态合作范式转化为服务全球市场的解决方案,为全球车企提供了一条兼顾技术创新与高效落地的实践路径。
IAA Mobility期间,由亚马逊云科技与车百智库联合组织的“中国车企欧洲市场新探索圆桌沙龙”上,东软睿驰 NeuSAR产品营销中心销售总监茅海燕受邀出席,围绕中国汽智能汽车供应链的全球化发展路径展开交流,系统阐述了东软睿驰如何通过开放平台与生态合作,与全球伙伴共同开发兼具前瞻性、适应性与成本效率的SDV产品方案,最终将这套经过验证的“中国模式”转化为服务于全球市场的“共赢模式”。

从本土到全球
共建、共赢、共落地
中国智能汽车供应链的全球化之路,并非简单的市场扩张,而是“价值共建”和“生态融合”的新实践。出海企业带来的不仅是中国速度和中国效率,更是经过充分验证的、完整的、高效的创新解决方案,以开放、合作、尊重的姿态,在遵守与理解当地法规、行业标准、商业文化的基础上,与海外伙伴共同定义下一代智能汽车的未来,实现可持续的“价值共赢”。
作为智能汽车操作系统代表性企业,东软睿驰以全球SDV生态的赋能者与共建者为角色,与中国创新力量共赢,与全球转型中的伙伴共赢,最终与整个行业的未来共赢,赋能全球汽车产业智能化转型。依托“生态共赢”的理念,东软睿驰以平台化能力降低开发成本、驱动交付效率,支持车企差异化创新与用户体验的构建,与全球生态伙伴协同推进出海路径与规模化落地,通过全球标准与方法论共建,形成长期可持续的产业合力,在全球汽车产业中持续释放可衡量的“增量价值”。
东软睿驰为定义未来的全球规则
贡献“中国经验”和“睿驰智慧”
东软睿驰的全球行动并未止步于技术与市场。9月18日,东软睿驰NeuSAR产品营销中心销售总监茅海燕受邀出席在维也纳举办的全球顶级行业会议——The Autonomous大会,并参与“自动驾驶法规路线图:平衡安全与创新”圆桌讨论,与来自国际车企、行业技术伙伴以及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UNECE)、德国联邦机动车管理局(KBA)、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CATARC)、英国华威大学(WMG)的全球政策制定者、产业领袖与法规专家展开深入探讨,共同寻求法规框架下安全与创新之间的最佳平衡点,共议行业未来发展路径。


茅海燕在讨论中分享了作为行业SDV领域的技术代表,对L3/L4级别自动驾驶领域的安全架构以及全球跨区域法规合作的见解,倡导建立全球协同验证标准的监管框架、鼓励功能导向技术创新,将法规制定与商业模式、资本风险管控相结合,同时对基于人工智能的自适应、持续学习等非确定性技术架构进行监管包容,在确保安全底线的前提下加速技术创新,以推动自动驾驶的规模化与产业化落地。汽车作为全球化产业,需要国际化的标准协同,中国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源于长期战略投入,东软睿驰期待通过全球合作共享经验,促进成本优化与效率提升,共同推动全球智能汽车产业实现规模化可持续发展。
面对全球汽车产业智能化转型的机遇与挑战,东软睿驰正将“生态共赢,增量价值”的理念与实践经验带入全球产业规则对话,与全球伙伴共同定义和构建包容技术创新、保障安全落地、促进全球融合的行业规则和可落地实践。未来,东软睿驰将持续为全球合作伙伴提供兼具落地性与可持续的产品技术方案,共同迈向更智能、更安全、更可持续的出行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