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5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2025 WICV)在北京召开。在大会“中国芯”展区,东软睿驰总裁兼CTO杜强代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软件分会中国汽车基础软件生态标委会(AUTOSEMO)正式发布《中国汽车基础软件发展研究报告6.0》,为AI驱动下车用操作系统的演进路径与产业协同提供方向指引。

图:东软睿驰总裁兼CTO杜强代表AUTOSEMO发布《中国汽车基础软件发展研究报告6.0》
在中国汽车产业生态建设与协同发展的过程中,AUTOSEMO围绕汽车软件架构的形态与软件开发方法论持续组织行业研讨并推动标准落地,连续六年发布《中国汽车基础软件发展白皮书(研究报告)》,为国内汽车基础软件技术演进、生态建设及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在促进主机厂及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深度合作、技术交流、行业共识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当前,人工智能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重塑汽车产业格局,不仅重构了技术架构,更催生了 “数据驱动研发、场景定义功能” 的产业新范式。车用操作系统作为AI能力的核心承载平台,其重要性日益凸显。传统操作系统较难满足异构算力调度、多模态数据处理等AI场景需求,而AIOS通过构建硬件抽象层、AI能力框架及安全体系,实现了软硬解耦与跨域协同。
在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中心的指导下,《中国汽车基础软件发展研究报告6.0》由AUTOSEMO组织130余家成员单位共同编撰,旨在全面剖析AI定义汽车(AIDV)时代整车AIOS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为汽车软件的技术演进、生态建设及产业发展提供参考和实践指导,助力推动车企与产业链上下游在智能化技术应用、标准制定及生态协同方面形成共识。

在此前发布的版本基础之上,《中国汽车基础软件发展研究报告6.0》系统梳理了面向AI应用定义的操作系统(AIOS)的生态创新体系,一方面深入剖析容器化、虚拟化等底层技术路径,提出 “算力抽象-数据融合-功能服务化” 的架构范式,另一方面前瞻性定义 AI 原生操作系统分层解耦、应用驱动的演进方向,同时对芯软融合、开源协同等关键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为行业提供了发展图谱的重要参考。

作为AUTOSEMO首届轮值主席单位,东软睿驰多年来持续在汽车基础软件与操作系统方面推动研发创新与产业落地,自主研发的面向AIDV时代构建的AIOS——NeuSAR OS已适配80余款国内外芯片,在90多家车企及Tier1的量产项目中搭载落地,累计装车量超过数千万套,同时联合成员单位积极推动行业标准体系的构建与落地,牵头及参与推进《ASF整车服务框架技术规范2.0》、《车云一体架构规范》、《汽车SOA 架构设计与软件平台框架》、《智能驾驶操作系统性能测试方法》等多项团体标准的编制工作,推动形成自主可控、开放协同的产业格局。
在本次大会上,中国汽车芯片联盟联合汽车、零部件、芯片、IP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组建了基于RISC-V架构汽车芯片研究工作组。工作组聚焦行业需求和痛点问题,梳理汽车领域的应用需求、指令集和标准现状以及软硬件生态,推动行业对RISC-V的可行性、竞争优势、兼容性形成共识,共建协同、互信、共享的产业生态,推动RISC-V芯片在汽车领域的规模化应用。东软睿驰总裁兼CTO杜强作为工作组汽车软件领域参与单位代表出席启动仪式,见证RISC-V芯片产业协同的重要里程碑。

图:AUTOSEMO专业指导主任、中国汽车芯片联盟副秘书长许艳华(左四),上海国际汽车城(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上海智能汽车软件园董事长潘晓红(右三),东风汽车研发总院智能化技术总工程师张凡武(右四),东软睿驰总裁兼CTO杜强(左三),中电标协RISC-V工委会执行秘书长周萌(左二),南京紫荆半导体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副总经理张同辉(右二),武汉二进制半导体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蔡敏(左一),长城汽车芯片应用主任工程师伊强(右一)
伴随AI驱动下的汽车行业向开放创新、标准统一、生态协同与安全可控等方向加速演进,东软睿驰将充分发挥在AIOS领域的技术积淀,不断将技术实践及应用案例进行提炼、共享与研讨,在产业生态建设中形成可推广的方法论与行业标准,助力车企快速布局智能化能力、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推动中国汽车产业加速智能化创新与可持续发展。